2013“年度启东好人”评选结果揭晓
由启东市委宣传部、启东市文明办主办的“启东好人”评选活动,于2014年1月13日全面启动 “年度启东好人”评选。2013年全年产生的70位月度上榜人物作为候选人参与评选。通过两个阶段的投票评议,第一阶段通过网络、短信、报纸等多个渠道接受了广大市民的投票,市民朋友参与热情高涨,投票踊跃,截止到2014年1月20日下午4时,共有40余万人次参与,累计收到选票432181张。按照票数由高至低产生了20位候选人进入第二阶段的评选。第二阶段由“启东好人”评选活动组委会领导小组投票,事迹感人、得票靠前的10位候选人当选“年度启东好人”,其余10位获“年度启东好人”提名奖。
凡人善举的不断涌现,凝聚了榜样的力量,展现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一起向身边的好人致敬,感谢他们在2013年带给我们的温暖,并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好人、争当好人。
附件1:2013“年度启东好人”名单(10人)
附件2:2013“年度启东好人”提名奖名单(10人)
附1:2013“年度启东好人”名单(10人)
坚持献血十三年,身边的“马雷锋”
(助人为乐) 马卫锋,男,1979年出生,王鲍镇九令村村干部。2001年,在常熟流动献血车上捐献的400毫升鲜血成为马卫峰爱心善举的开始,从此,马卫锋每年至少去献血车“报到”两次,13年来他已累计献血8000毫升。2011年11月,马卫锋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平日里,为村民服务、义务献血、扶贫帮困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赤手空拳协助公安抓获抢劫犯,2011年寒冬腊月下河救人……
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与人共享生命的绿洲
(助人为乐)钱浩,男,1976年出生,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师。2013年初,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通知钱浩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时,他毫不犹豫的答应捐献。经高配、体检后,他积极锻炼身体,2013年5月23日赴宁开始捐赠程序。他克服注射动员剂期间的诸多副反应,坚持不能动弹4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共采集造血干细胞210毫升,为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钱浩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在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尽一名医生的职责及时伸出援手。”
迎风破浪,海上勇救7名落水船员
(见义勇为)朱金雪,男,1957年出生,吕滨渔业公司03120船船长,吕四港镇吕滨村20组村民。2012年12月31日晚,苏启渔03120船长朱金雪在航行中遇到发生沉船事故的苏启渔02210船,他义无反顾地率领船员冒着大风和严寒,在海上勇救7名落水船员。多年来,他在海上帮助了多名海难的船员,他说“在海上所有船员都是一家人,无论谁有困难都应该帮助”。
为救人旧病复发,无怨无悔
(见义勇为)龚水兵,男,1975年出生,交通协管员。1998年下岗后,自强不息,踏实工作,被聘为交通协管员之后,多次配合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勇斗歹徒,多次身负重伤。但他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帮助受伤群众,导致脑创伤后遗症复发。他的英勇行为,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2010年1月25日他获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2010年和2012年两次获得南通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
信守承诺,多年帮助病重的同学及其家人
(诚实守信)杨凌捷,男,1981年出生,启东国税一分局副分局长。工作中他兢兢业业。生活中,他连续9年坚持帮助身患重病的大学同学姜海华及他的家人,不仅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姜海华去世后,为守住一份承诺,杨凌捷待姜海华的父母如亲人一般,他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无数人。2013年8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雨夜拾巨款,交还失主拒酬谢
(诚实守信)胡兴兵,男,1975年出生,启东市邮政局邮运司机。2013年8月24日晚,胡兴兵在驾驶途中拾得内装6万多元的包裹,在还给失主无果地情况下,拨打110,通过公安局将钱分文不少地交到失主手中,还婉拒了失主的酬谢。胡兴兵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优质规范,是邮政局的驾驶能手;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团结同事。
扎根家乡,培养英才
(敬业奉献)王建忠,男,1960年出生,江苏省启东中学教师。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婉言谢绝多所外省学校高薪聘请,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辅导的学生,获亚洲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1枚,国际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4枚,还填补了中国学生国际物理奥赛实验第一的空白。全方位抓好学校特长生培养,使学校的学科竞赛成绩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饱受病痛折磨,依然坚守岗位
(敬业奉献)庞锦丹,女,1970年出生,惠萍镇鸿西村计生专干。身患癌症的她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2005年5月19日,庞锦丹被查出患宫颈癌,手术前,她还坚持将村里所有育龄妇女信息及所有基础台账汇编成册。术后3个月,庞锦丹又重返岗位。调查、回访、宣传、登记、送药具等等,她请人用摩托车带着她穿行于各家各户。然而,2007年春天,庞锦丹复查,肿瘤扩大,但庞锦丹没有放弃治疗。再次出院,庞锦丹依然放不下工作,她说“村里需要我,姐妹们欢迎我。”
不离不弃,陪伴守护瘫痪妻子半个世纪
(孝老爱亲)杜锦城,男,1935年出生,海复镇安东村村民。杜锦城和妻子花美英结婚两年,花美英因病致全身瘫痪。时年花美英26岁,杜锦城30岁。年轻的杜锦城背着妻子求医问药,无果。为了治病,几年下来,杜锦城家徒四壁,债台高筑。回家后每天从早到晚,精心照顾妻子,这一陪伴就是半个世纪。他既要给妻子买药又要照顾四个孩子,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杜老师默默地坚持着,无怨无悔。
照顾同小区空巢老人,一碗豆浆送温情
(孝老爱亲) 陈雪兰,女,1957年出生,北城区明珠新村居民。五年来,她待同小区一对空巢老人如父母般照料。洗衣、擦身、收拾大小便……不辞辛劳。如今一名老人已经离世,她便将全部的心力花在照料另一位老人身上,每天清晨准时为社区27号204室的孤寡老人茅丹芳送上一碗热腾腾的豆浆。陈雪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新内涵,她说“谁都会老,我只是在坚持心中的善念”。
附件2:2013“年度启东好人”提名奖名单(10人)
收养早产残疾弃婴6年
(助人为乐)李平,女,1965年出生,启东市第七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六年前,李平收养了2.5斤重的早产弃婴,取名歆童。六七个月时,歆童被确诊为脑瘫,根本无法独立行走。李平毅然决定照顾抚养歆童,牵起孩子一步步走稳人生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
一个年轻针灸医师的公益之路
(助人为乐)陆卫,男,1979年出生,启东市中医院主任助理。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学生,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治病救人的梦想回到了养育他的故乡;他,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医师,从未做过教师梦,却华丽转身成了教学先锋,又从教学先锋变身为扶残助残志愿者。他,就是启东市优秀针灸医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南通市优秀中医教师陆卫。
80后小伙和路人勇救落水老人
(见义勇为) 陈海华,男,1980年出生,启东金双喜公司员工。2012年12月26日下午,天正下着雨,合作镇曹家镇村4组85岁的孙佰元行走于志圩公路南侧唐芦港河边,老人一个踉跄,滚落于10米宽的河中。此时,西面公路上驶来一辆红色轿车,车还未停稳,陈海华从车上跳下,纵身跳入河中,将老人推向岸边。就在这时,骑摩托车的陈允兰经过事发地,大声呼救的同时,也连忙下到河边去拉老人,使老人平安脱险。
冰河勇救5名落水者
(见义勇为) 张永彬,男,1958年出生,吕四港镇六斧头村村民。2013年2月13日,阴冷的天气伴着凛冽的北风,一辆载有四人的轿车,由于司机由于不熟路况,操作不当,轿车跌入已结冰的天汾北串场河,将近三米多深的冰水,落水者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恰在附近的56岁的六斧头村村民张永彬和同村刘金件迅速飞奔到河边,不假思索纵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冬意料峭,异常冰冷沉重,不顾自身寒冷的他们,用颤抖的双手协助车主打开车门,凭着自己的毅力使劲拽起一个个落水者,用尽全身力量向岸边推去。
身残志坚,用诚信诠释生命的真谛
(诚实守信)陆辉,男,1980年出生,吕四港镇吕复村村民。陆辉先天二级视力残疾,为眼前的一切蒙上厚厚的阴霾,家中还有视力残疾的幼子、肢体残疾的妻子。陆辉在亲人的支持下开了一家小店,他就靠着诚信,默默地努力着,希望充实自己的生活,更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方便。他从不乱抬物价,秉承信誉,公平合理地销售货物,童叟无欺,为老人送货上门,用诚信之心经营着自己的一片天地,服务着一方百姓,也奏响了他人生的最强音!
诚信做人,在被遗失的现金面前毫不心动
(诚实守信)樊向华,男,1978年7月出生,南阳镇合丰村人,现在亚信联创公司福建联通项目组工作。2013年10月返乡探亲期间,一日,樊向华在回家途中捡到装有一万多元现金和多张银行卡的男士手拿包。他几经周折找寻失主,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将遗失物返还至失主本人,同时婉言谢拒失主的酬谢,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诚信做人,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
爱岗敬业,诚信服务纳税人数十载
(敬业奉献)李燕,女, 1976年1月出生,南通市启东地方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股长。1996年大学毕业参加地税工作,从工作之日起,她便以“莫因事微而不诚,不为善小而失信”为工作信条,坚持十八年如一日诚信服务纳税人。因诚信服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她多次被地税系统评为“先进个人”、“优秀税务工作者”,多次为办税服务厅捧回 “南通市巾帼文明岗”、“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忠于职责,爱岗敬业的爱民交巡警
(敬业奉献)施俊,男,1968年出生,启东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东海中队中队长。他从一名普通民警到刑警大队技术中队长、责任区刑侦中队长,到现任的交巡警大队东海中队中队长,至今工作已有二十年时间。在他的从警生涯中,施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上,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从警以来,曾荣立过个人三等功1次、获荣誉称号1个、受嘉奖多次。
不离不弃 换肾救夫
(孝老爱亲)马孙平,1968年出生,启东市盖天力药业员工。5年前,她的丈夫姜海辉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在得知只有换肾才能挽救丈夫的生命时,她毫不犹豫的做了化验配型。经过医院的配型后,得知自己的肾和丈夫配对成功后,马孙平立刻劝说丈夫接受自己的肾。2012年5月14日,医院成功地为他们进行了换肾手术。马孙平说,“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决定后悔过。只要他好好活着,这个家才是完整的。”
照顾瘫痪丈夫的“坚强妻子”
(孝老爱亲)万晓东,女,1965年出生,王鲍镇元北村村干部。2007年,万晓东的丈夫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变成了植物人。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万晓东开始学习护理,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撑起了整个家庭。尽管日子过得孤寂、清苦,但心地善良的万晓东坚信,丈夫一定会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