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钱浩同志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时间:2013/6/5

    5月28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我市38岁的外科医生钱浩为一名26岁的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21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

 图:钱浩在采集病房内

 

     早上6时,护士来到钱浩的病房,给他注射第9针动员剂。前一天晚上,钱浩体内的白细胞已上升到37000,这时的反应终于减轻了不少。“这是最后一针了。”钱浩告诉记者。

  2009年12月,钱浩在市红十字会进行了血液采样。今年1月份,他被通知与一位26岁的江苏小伙初配成功。5月8日,钱浩收到通知,经过高配和全面的健康体检,于5月23日前往南京采集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一条生命是多美好的事啊,我当然义不容辞!”

  连续4天,钱浩每天早晚8点各打一针动员剂,用来动员人体造血干细胞生长。在打完第4针动员剂后,钱浩产生了很大的生理反应。一旁的妻子告诉记者,那天晚上钱浩9点左右就上床睡觉了,但全身酸痛、发热、还不停地呕吐,最终一直折腾到凌晨3点才睡着。后来医生说给他开止痛片,可以缓解疼痛。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钱浩清楚地知道,止痛片对白细胞有杀伤力。他硬是挺过了最难受的两天。

  采集就在钱浩的病房中进行。不一会儿,护士来到病房开始做准备工作。“今天的白细胞有多少了?”钱浩询问护士,护士告诉他白细胞数是40420。听到这个数值,钱浩呼出了一口气:“还不错,就怕这个时候出问题,那个小伙子已经在无菌仓内等着了。”

  9时10分,采集正式开始。护士开始在血液分离机上插入血液循环的管子,随后将针头插入钱浩的左臂和左腿,连接好管子后,机器就启动了。鲜红的血经过左臂的管子,进入机器收集干细胞后,再从左腿返回体内。据主治医生介绍,整个过程需要4个多小时。在这过程中,因为钙离子缺失,捐献者会产生全身麻木的感觉。

  刚采集没多久,市红十字会以及钱浩所在医院的领导前来看望。钱浩向众人打招呼:“一切都还好。”10时许,省红十字会的领导前来探望,他们给钱浩带来了荣誉勋章和捐献证书。证书的编号是3480,也就是说,钱浩是我国第3480位、江苏省第315位捐献者。不久,南通市红十字会的领导也发来短信,向钱浩表示敬意……

  病房里还来了一对母女,记者了解到,中年妇女是钱浩的病人,几年前钱浩治好了她多年的老毛病,之后双方一直保持联系。听说钱浩在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她带着女儿特意从常熟赶到南京来看望。

  在此期间,记者还听说了一件事。血液科里有一个来自安徽的10岁白血病患者,4岁时就没了父亲,家境贫困,母亲决定捐献自己的骨髓救孩子。钱浩进入医院听到此事后,塞了500元给患儿的母亲。

  13时20分,采集结束。医生称,共采集了21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这时,钱浩的脸部和双手已经全部麻木,神色显得有些疲惫,护士赶紧给他挂了一瓶钙剂,妻子忙着给他按摩。9个月大的小女儿因无人照顾,也跟随父母来到了南京。此时,女儿在一旁挥舞着胳膊,似乎在说:“爸爸真棒!”给了钱浩极大的宽慰。

  捐献对象所在的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将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装入储运专用箱赶回苏州,对方代表患者向钱浩表示深深的谢意。

  “今天,我用另一种方式来挽救生命,我倍感幸福和自豪。”钱浩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