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贤好人事迹

“沧海英雄”生死面前彰显本色
戴庆贤,男,196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启东市海复镇家禄村村民。2007年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获评首届江苏省道德模范。
“这些年来,我在海边,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获得的一些荣誉也只代表党和人民对我过去的褒奖,而且那也不是我最终的目的,在我有生之年,我将坚持不懈地把见义勇为进行到底!”
2007年9月19日上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揭晓,启东市海复镇家禄村戴庆贤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当戴庆贤在北京参加完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活动回到家乡后,这位朴实的农民接受记者采访时憨厚地说:“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但党和人民给了我太多的荣誉。”
就是这位谦虚的普通渔民,他先后7次抢救24名遇险人员,为国家和集体挽回了数千万元经济损失,戴庆贤由此成为南通人民的骄傲。
2001年10月22日,建在东海浅海处的近海紫菜生产基地十分热闹,像往常一样,工人们正在紧张地采收。下午1点多,突如其来的怪潮呼啸而至,汹涌的海浪一下子吞没了基地,正在收紫菜的8名工人惊恐中爬上了一辆老牛车,试图漂进港湾。但无情的海浪一下掀翻了牛车,8个人全部跌进了冰冷的海水里。岸上人发现了这一幕,呼喊声四起,但谁也不敢出海相救。闻讯赶来的戴庆贤,远望海面上时隐时现的落水者拼死挣扎的情景,心里焦急万分。“怎么办?找船出海,一分钟也不能拖!”戴庆贤主意已定,便沿着港湾狂奔,寻找船只,可是港里的几条大船都是人去船空,船上人都回家了。几经折腾,好容易发现了一艘小舢板,舢板主人一听出海救人,连连摇头,他劝戴庆贤别拿性命开玩笑,这么大的风加上这么大的潮,有去无回。急红了眼的戴庆贤一下子提高了嗓门,“见死不救,还是个人吗?”好说歹说,硬是逼着舢板主同意。
小舢板驶出了港湾,像一片树叶在汪洋中颠簸,此时戴庆贤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叫船主控制好船,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自己只好跪在舢板上,用竹篙在水里搜索。每一次颠簸,戴庆贤都会一下子被抛起,再重重地摔落,膝盖磕击着船板,没几下,就已皮开肉绽,血水和海水流在了一起,事后才发现膝盖已骨折,直到今天伤痕依然十分明显。
经过与风浪近3小时的搏斗,他终于救上了赶牛车人陈建斌、女工朱娥芳等3人,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戴庆贤他们的及时救助,这3人将和另外5名落水者一样罹难。
与人们心目中英雄高高大大的形象不同,戴庆贤身材不高,甚至可以说略显单薄,但看似瘦弱的戴庆贤,却天生一副乐于助人的侠义心肠。熟悉戴庆贤的人都知道,只要遇到险情,他总是第一个奋不顾身地冲上去,见义勇为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50多年前,戴庆贤出生于启东市海复镇家禄村一个农民家中,父亲是个本分人,他从小给戴庆贤灌输的就是“不图名,不为利,真心助人”。这几句话深深铭刻在戴庆贤心头,成为他一生做人的准则。1982年冬天,20岁刚刚出头的戴庆贤去近海农场镇办事,当行至离家不远的家禄村第二只埭口时,发现一个小女孩跌进了中心河冰洞里。说时迟那时快,戴庆贤飞身下车,跳进冰河把小女孩救上了岸,匆匆赶来的小女孩父母流着泪连连道谢救命恩人,可他只说了句“这是应该的,谁见了都会这样做”,就转身离去。这是戴庆贤第一次救人,20岁的他从中感受到了见义勇为带来的欣慰。
1983年,作为启东市安装公司的一名职工,戴庆贤在上海国棉十九厂工地上施工,有一天,棉花仓库突然起火,而且火势迅猛,十分危急,他不顾一切拿起工地上一把大钳,用力剪断了仓库的大锁,一头扎进了火海抢救国家财产,以致身上多处被火灼伤。2001年9月12日凌晨,东元渔船修造厂起火,呼救声惊动了尚在梦中的戴庆贤,他顾不上穿衣服,直奔现场救火,当火被扑灭,他自己已成了落汤鸡。
2001年10月9日下午,海门一妇女驾驶摩托车不慎跌入兴东养殖场南侧的排咸河里,正在场里上班的戴庆贤发现后,飞步赶去,衣服未脱就跳入河中,把受伤妇女救上岸,又与他人一起将她送去医院。2003年1月22日下午2时许,东元镇(现海复镇)新益村地段发生车祸,一个驾驶摩托车的村民不慎撞到树上,当场倒地昏迷,正好路过该地的戴庆贤拦下一辆出租车,将其送往医院救治。2005年12月19日下午三四点钟,一条捕蟹的浮子筏在协兴港外被不知名的货船撞翻,船上3个渔民生死不明。戴庆贤立即启动船只向出事海域驶去,由于方位不明加上天色已晚,只能在外海抛锚。次日天刚亮,戴庆贤凭着多年对潮水的了解,沿着风向和潮水的夹角搜索,很快发现了失事的浮子筏,救出了唯一的幸存者。苦等28个小时后获救的朱建涛事后感慨地说:“我这条命是老戴给的,再拖几个小时我也肯定没命了。”
30多年来,戴庆贤先后7次抢救24名遇险人员,为国家和集体挽回了数千万元经济损失。
戴庆贤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党没有忘记他,人民没有忘记他。当时的启东市东元镇(现海复镇)党委把他的大海救人一幕披露给了媒体,引起了启东市公安局、政法委及启东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也引起了南通市及江苏省领导的重视。2002年5月,戴庆贤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称号,2003年11月,被中宣部、中央综治委、公安部、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等纷纷对他的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2007年9月16日,作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戴庆贤从家乡出发赴北京参加表彰活动,他与其他获奖者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奥运工地。最令人激动的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专门接见了他们。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接见中特意走上台阶,握住站在第四排的戴庆贤手说:“你是南通人民的骄傲。”2008年2月,戴庆贤又获殊荣,当选为首届江苏省道德模范。作为一个普通渔民,带着英雄光环的戴庆贤,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他抽出时间为有关单位、学校作报告,畅谈体会,抒发感想。他主动参加了渔政管理部门牵头的渔业救助组织,他的养殖场有一条作业船,常年在港口外作业,成为不多的几条可以不受港口和潮水的制约随时出海救助的船只之一。他义务为港区和周边村庄修路,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当选启东市政协委员后,他还积极参政议政,渔政、边防部门采纳他的建议,加强海上管理,维护了渔业生产正常秩序……
戴庆贤最大的心愿是在发家致富的同时,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更多更有益的事。戴庆贤深情地说:“作为一个普通农民,我先后两次受到胡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无上荣幸之际,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党中央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今后我要继续加倍努力,再接再厉,做好事,做好人,竭尽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