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忠好人事迹

守护生命 传递阳光
陈卫忠,男,195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启东市东海镇东余镇村村民。2010年8月获评见义勇为“中国好人”。
有一个人,几十年来不顾个人安危,凭一己之力挽救了6条鲜活的生命,帮助困难人群做了数不清的好事,被周边群众亲切地誉为“生命的忠诚卫士,生活的贴心帮手”,他就是平民英雄陈卫忠。
从船工到理发师,再到邮递员,数十年来陈卫忠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正是在这平凡的工作与生活中,他碰到了许多在外人看起来很不寻常的事,他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让所有的偶然事件铸成了一个个英雄之举。
1984年,陈卫忠还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在货船上当搬运工。11月的一天深夜,陈卫忠所在的船行至大同三条叉口处,这时,江边忽然响起“噗通”一声,船工们赶紧围了过来,一个妇女正在江里挣扎。“不好,有人跳江了!”陈卫忠大喊。千钧一发之际,他奋身跃入冰冷的江水中。他拖着湿重的衣服拼命地与急流搏击,以最快的速度靠近并托起了落水妇女。“快把竹竿和救生圈扔下来。”他向船友喊道,此时他的力气已耗尽,而落水妇女也没了意识,在最后时刻他抓住了工友抛来的竹竿和绳子,落水妇女被救上了岸,陈卫忠也差点搭上了自己的一条命。
这对陈卫忠来说还仅仅是一个开始。1985年8月的一天下午,陈卫忠刚要去上班,忽然听到邻居说附近的河里有小孩落水了,他赶紧冲了出去。小孩已顺着水流漂到了远处,只有衣服还时隐时现,生还可能性非常小,陈卫忠扑到了3米多深的河中搜救,就在岸上围观的群众焦急等待的时候,孩子的身体露出了水面。当村民们看到陈卫忠也浮出水面时,岸上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上岸后,女孩已停止了呼吸,陈卫忠将女孩倒背在背上,在岸边来回奔跑,最后小女孩奇迹般地吐出了积水,恢复了呼吸,人群中再次传来阵阵喝彩声。“水上英雄”的称号也不胫而走,在周边一时传为佳话。
现在那个曾经差点溺水身亡的小女孩顾柳柳已经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目前在广州金融行业工作。“我就是1985年那个被救的小女孩,已经很久没遇见过恩人,长大以后我真的渐渐淡忘了那一场劫难,而在我不断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却不曾想过以这样一种方式再次偶遇二十五年前的恩人,再次谢谢你!”她在网上这样留言。
一个生命就是一个未来,一个生命更承载着一个家庭,像顾柳柳这样的孩童,陈卫忠在接下来的10年里又救了2个。
在陈卫忠丰富的经历中,8年的邮递员生涯让他感触最深,每天都要走家串户,除了会碰到有生命危险的情况,更多的是接触到那些上需要帮助的人。
2004年3月的一天,陈卫忠照例骑着摩托车送报,在一个路口见到很多村民在围观什么,里面还传来打闹的声音,爱管闲事的他停下车来试图上前看个究竟。原来人群中两个妇女在纠缠厮打,其中一位妇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扬言要杀了另一位妇女,尖刃锋利的刀片挥来舞去,稍不注意,随时都有砍到人的危险。陈卫忠二话没说冲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位妇女手中的刀给夺了下来,两位妇女和围观村民惊呆了。“你们这样多危险啊,什么大不了的事非要动刀动枪啊!”陈卫忠劝导道。也许正是陈卫忠勇敢的义举和真诚的话语打动了两位妇女,她们渐渐冷静了下来,怒气也慢慢消退了。一场险些酿成人命的纠纷就这样被陈卫忠制止了。
也是在他的邮路上,2008年3月的一天下午,外面下着大雨,陈卫忠送完最后一份报赶路回家,在空荡荡的路上发现有几张银行卡似的东西,陈卫忠停下车,上前一看,那是两张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身份证上显示的户籍是安徽,陈卫忠猜想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证件,他们丢失身份证和银行卡后一定特别着急。想到这,陈卫忠拖着疲惫的身体,调转车头,冒着大雨,向派出所驶去……
像这样的“小事”在陈卫忠的邮路上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更多时候,他会把在邮路上走村串户时遇到的困难户记下来,常年进行定点帮助。
陈卫忠的热心肠早已在周围出了名,见到不平就相助,而十里八乡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要一有事就会第一时间想到陈卫忠。为了方便联系,陈卫忠特地用小纸片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送到老人的家里,汇款、取款、取包裹、交水电费,报修电话这些繁杂琐事,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主动上门免费服务。前几年,他与3位老人结成固定的帮扶对子,每周每月定时到老人家里提供帮助。
65岁的梁仲丰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一提到陈卫忠,老人就赞不绝口:“跟亲儿子一样,什么事都找他帮忙。”2008年,老人因为腿关节坏死需要动手术,而子女又抽不开身回来,陈卫忠知道情况后把他送进医院,每天还把报纸直接送到医院陪他解闷,只要一有空就过来看他,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出院了。人口普查时,老人因为不在家里,情急之下老人打了陈卫忠的电话,这个难题又被解决得妥妥当当。现在老人哪儿也不去,每个月在家就等着陈卫忠来给自己理发聊天。
这只是陈卫忠生活的一个缩影。几十年来,他一直乐此不疲地帮助别人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小至维修便桥,大至英勇救人,他用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之外,留给家里的总是一个匆忙的背影。“外面忙得多了,家里就顾得少了。”陈卫忠愧疚地说道。
现在陈卫忠又到了新的岗位,东海镇环卫站,除了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外,他依旧每个月去敬老院给老人们打扫打扫卫生,理理发,他说:“这辈子只要还活着,就会把好事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