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守义——科学管理促生产 扎根启东乐奉献
何守义,男,中共党员,1975年8月出生,199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船舶工程专业,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见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又经过自己的努力,200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学位。先后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浙江东邦修造船有限公司、扬帆集团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金海重工船舶企业担任管理岗位,结合自身的专业、经验,学以致用,有着丰富的船舶工作经验。2011年7月于宏华海洋任职生产部运行部副部长,同年升任宏华海洋生产部副部长,2012年8月至今担任宏华海洋生产部代部长。作为部门的管理者,主要负责部门整体生产系统与工作流程的统筹协调、部署、监督与考核。从预处理、下料、分段制作、涂装、起重运输、船台舾装、码头舾装、试航至交船整体生产流程的管控,部门内部组织构架、工作流程、理论培训等管理体系的拓展与优化。
何守义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现将主要工作业绩做如下简述:
一、作风务实,履职尽责。
根据集团要求及公司经营目标,2013年除PSV、驳船两个主营项目外,还承接了宏海吊、Tiger小车、NDC、固控等项目的建造任务。为保证各项目的如期交付,他以“制度为准绳,强化责任落实”为原则,实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事事有落实,尽职尽责做好各项生产工作。一是加强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可执行的管理制度对生产及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他的带领下,部门共编制管理文件31个,有效地保证了生产的有序进行,使得各项生产活动都有“法”可依。二是抓主要矛盾,重点突破。2013年下半年,2套固控、3套NDC、2套tiger项目同时需要制作与涂装,在周期短、任务紧、要求高的情况下,为保证各项目按期完成,他带领部门员工设定多个实施方案,统筹人员、物资、场地,在指定交付期内完成了上述任务。三是以人为本,引领团队建设。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须与团队共同作战。在部门,他以员工的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部门工作方针引导人,绩效奖惩机制激励人,管理与专业培训改造人,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储备了大量后备人员,借此也提高了部门的凝聚力、创造力与战斗力。
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自加入宏华海洋以来,他一直担任管理岗位。身为部门的第一管理者,以身作则,给自己正确定位,制定工作计划、目标,把自身岗位本职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一)推进精细化管理。随着生产逐步步入正轨,为适应生产需要,理顺生产流程,从2011年迄今,他对部门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对生产流程不断优化,狠抓生产、安全、质量、成本控制,把生产、安全、质量目标分解到部门、工段、班组、个人,强调权责到人,强化员工责任意识。(二)“宏海号”万吨吊工艺工法探讨与研究。“宏海号”万吨吊是目前全球起重能力最大的移动式起重机,突破传统的平台制造工艺的局限性,带来了现代海工制造工艺的变革。(三)强调并落实集团“创意大智造”的企业文化。针对整个生产系统,他思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不断推崇创新。推进工艺工发研究,改变现有胎架制作模式,实现胎架重复利用并节约胎架制作时间,提高灵活性。CO2焊接技术改进,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节约成本。根据模块车的特点,硬链接改为软连接同步运行,并成功实现大型总段的转运。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管理创新、成本降低与附加值提高。
三、提升自我,坚守理想。
梦没有大小之分,更没有尊卑之别,梦驱使我们不断前进,是我们扬帆起航的永久原动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一个人有理想,才有前行的目标。他将宏华梦与个人梦紧密维系在一起,带领生产部每个员工心中拥有一份宏华之梦。因为他始终坚信,唯有坚守理想,路才能走的更远、更宽。做一个心存理想的人,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才有实现自身理想的资本。
他把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精神贯穿于工作中,把注重细节变成一种习惯,把追求天道酬勤作为一种信念。他以过去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以更为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坚定前行,坚守理想,做到勇创一流工作,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