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好人事迹
>> 自强不息
黄生——身残志不残,自主创业佳绩传
推荐时间:2014 年 9 月
黄生,男,1968年12月出生。
在惠萍镇农贸市场对面,有一家营业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家电销售店,店内陈列着各种品牌的冰箱、空调、彩电等大小家电,每天前来看货、购货的顾客陆择不绝。人们想不到的是,把这家家电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老板,意然是个肢体三级残疾人——今年46岁家住惠萍镇东兴镇10组的黄生。
身残志坚图自立
黄生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6岁时因患灰白质炎致下肢终身残疾,失去了其他小朋支都拥有的欢蹦活泼的童年,但他从懂事起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同时也磨炼了他决不服输的个性。
小学6年、初中3年,黄生靠父母接送,实现了他和同龄小朋友一样上学读书的梦想。1983年15岁初中毕业后,黄生看着父母亲为养活他和弟弟、妹妹一家五口而起早贪黑不停劳作的情景,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靠父母养活自己。他就对父母亲说:“虽然我双腿不便,但我还有一个头脑一双手,不信就养不活自己!” 于是,黄生毅然决然的停止了学业,在自己居住的西山头请人写下了“黄生无线电修理部”8个大字,购买了大量有关无线电维修方面的书籍,化了几十元钱添置了万用表、电烙铁等必备工具,开始免费或少量收一点工本费为周围老百姓修理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电。白天,他等着顾客上门,当场拆开机件,查明故障原因,告之维修所需的材料费,让顾客抱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回。晚上,黄生总要捧着书本,化上二、三个小时学习钻研无线电维修的相关知识。就这样坚持了3年,虽然黄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态度也受到了周边群众的肯定,但毕竞地处农村,人流量稀少,所得收入只能补贴家中油盐酱醋的开销。
“要实现自立的梦想,只有把维修店面开到集镇上去”。黄生不断地调整、规划着自己的人生,并得到了父母亲的支持,1986年初,黄生的父亲张罗着借了一千元钱,在惠萍集镇上租下了一间20平米左右的店面房,挂起了“黄生家电维修中心”的牌子,以优质服务、合理收费为经营宗旨,生意应接不暇,终于实现了自食其力的梦想,走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之路,经济收入甚至超过了正常人在企业上班的水平。在开设家电维修中心的二十多年间,他结婚生子,建房、购房从来没有向政府伸过手。为了承担孩子的上学费用,他坚持早开门、晚打烊,宁愿自己多吃苦、多受累,也不向政府摊困难、要救济,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女儿培养到大学毕业,并在镇区购置了一套住房和一间门面房。
自强不息创大业
2010年初,黄生开设的家电维修中心已运行了整整25个年头,看着同龄人一个个走上了富裕之路,面对全民创业的浪潮,黄生与妻子商量,别人都可以做生意,我们一直这样寻点小铜钱也不是办法。妻子也坚定地支持黄生放大胆子,实践由维修家电向经销家电转型。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是步履艰难。
首先是需要一大笔资金。每拿一台冰箱、彩电、空调都要首先垫付二三千元货款、一个象样的经销店,起码要陈列各式各款、各种品牌的家电数十件、上百件,就需资金二三十万元,但黄生夫妇的全部积蓄还不足5万元。开弓没有回头箭,办法总比困难多。黄生在残联等政府机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银行贷到了10万元低息贷款,又向亲朋好友借了10万元,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
其次是门面、仓库太小急需扩大。黄生采取腾、借、租的办法,解决了用房困难。腾,就是把生活所用的厨房、客厅腾出来,稍加装修,即可作陈列样品之用。借,就是在向住在镇郊的几家亲戚好友借了3间共90多平方米的闲房作为仓库。租,就是在原维修店面的东、西两侧,再租2间8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使营业房面积扩大到120多平米。就这样,凭着黄生10多年来在镇区居民和周边乡村农民中积累的善良、诚信人气,凭着黄生夫妇俩“不赚昧心钱”的服务宗旨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质量,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惠萍镇区最大规模的家电经销店之一。经营的品种小到电水壶、拖线板,大到冰箱、空调,几乎是应有尽有,只有用户需要,不管利润大小,都在经营之列。经营的品牌,涵盖“海尔”、“ 长虹 ”、“格力”等全国数十家制造商,供不同喜好、不同层次的用户选择。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经营收入也逐年提增。2013年销售总额超过200万元,获净利润10多万元。
回馈社会献真情
黄生从踏上社会的第一天起,就许下心愿:政府、社会给了我们残疾人太多的关爱,我只要有出头之日,也一定以微薄之力奉献社会,报答政府。
从事家电维修的20多年中,黄生自始至终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凡残疾人、80岁以上的老人来店里维修任何电器,只收材料费,不收工本费,受惠的对象超过100人,家住东兴镇村15组的85岁老人杨锦芳丈夫去世,儿女都不在身边,家中的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是老人唯一的陪伴,一有故障,就托人带信叫黄生上门修理,黄生总是有求必应,而且每次都不收分文,2005-2009年5年中,黄生一共为其修理了6次,其中有一次老人非要塞给黄生100元钱,说是补贴黄生材料费用,总不能让你亏本。黄生坚辞不收,对老人说:“你电视机上坏掉的都是小零件,不值钱的。再说我也不是为钱,而是看到你不方便才来的”。老人2010年去世前对众人说:“黄生比我儿子还好,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好人”。
自从黄生从事家电经销后,实在没有时间再顾及家电维修了。但是他向顾客承诺,凡是在我店里购买的任何家电,过了保修期,我也保证给予维修到位,这也算是我对用户、对社会的一点点回报。对于空调和体积澎大的彩电,用户不便拖运,只要一个电话,黄生总是热情地上门维修,直至用户满意为止。
对于抗灾捐款、慈善捐款、扶贫助学,修筑农路等公益事业,黄生总是热情参与,带头响应,走在一般人的前列。二十多年来,黄生在这方面的捐款已超过一万元。
在惠萍镇农贸市场对面,有一家营业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家电销售店,店内陈列着各种品牌的冰箱、空调、彩电等大小家电,每天前来看货、购货的顾客陆择不绝。人们想不到的是,把这家家电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老板,意然是个肢体三级残疾人——今年46岁家住惠萍镇东兴镇10组的黄生。
身残志坚图自立
黄生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6岁时因患灰白质炎致下肢终身残疾,失去了其他小朋支都拥有的欢蹦活泼的童年,但他从懂事起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同时也磨炼了他决不服输的个性。
小学6年、初中3年,黄生靠父母接送,实现了他和同龄小朋友一样上学读书的梦想。1983年15岁初中毕业后,黄生看着父母亲为养活他和弟弟、妹妹一家五口而起早贪黑不停劳作的情景,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靠父母养活自己。他就对父母亲说:“虽然我双腿不便,但我还有一个头脑一双手,不信就养不活自己!” 于是,黄生毅然决然的停止了学业,在自己居住的西山头请人写下了“黄生无线电修理部”8个大字,购买了大量有关无线电维修方面的书籍,化了几十元钱添置了万用表、电烙铁等必备工具,开始免费或少量收一点工本费为周围老百姓修理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电。白天,他等着顾客上门,当场拆开机件,查明故障原因,告之维修所需的材料费,让顾客抱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回。晚上,黄生总要捧着书本,化上二、三个小时学习钻研无线电维修的相关知识。就这样坚持了3年,虽然黄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态度也受到了周边群众的肯定,但毕竞地处农村,人流量稀少,所得收入只能补贴家中油盐酱醋的开销。
“要实现自立的梦想,只有把维修店面开到集镇上去”。黄生不断地调整、规划着自己的人生,并得到了父母亲的支持,1986年初,黄生的父亲张罗着借了一千元钱,在惠萍集镇上租下了一间20平米左右的店面房,挂起了“黄生家电维修中心”的牌子,以优质服务、合理收费为经营宗旨,生意应接不暇,终于实现了自食其力的梦想,走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之路,经济收入甚至超过了正常人在企业上班的水平。在开设家电维修中心的二十多年间,他结婚生子,建房、购房从来没有向政府伸过手。为了承担孩子的上学费用,他坚持早开门、晚打烊,宁愿自己多吃苦、多受累,也不向政府摊困难、要救济,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女儿培养到大学毕业,并在镇区购置了一套住房和一间门面房。
自强不息创大业
2010年初,黄生开设的家电维修中心已运行了整整25个年头,看着同龄人一个个走上了富裕之路,面对全民创业的浪潮,黄生与妻子商量,别人都可以做生意,我们一直这样寻点小铜钱也不是办法。妻子也坚定地支持黄生放大胆子,实践由维修家电向经销家电转型。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是步履艰难。
首先是需要一大笔资金。每拿一台冰箱、彩电、空调都要首先垫付二三千元货款、一个象样的经销店,起码要陈列各式各款、各种品牌的家电数十件、上百件,就需资金二三十万元,但黄生夫妇的全部积蓄还不足5万元。开弓没有回头箭,办法总比困难多。黄生在残联等政府机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银行贷到了10万元低息贷款,又向亲朋好友借了10万元,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
其次是门面、仓库太小急需扩大。黄生采取腾、借、租的办法,解决了用房困难。腾,就是把生活所用的厨房、客厅腾出来,稍加装修,即可作陈列样品之用。借,就是在向住在镇郊的几家亲戚好友借了3间共90多平方米的闲房作为仓库。租,就是在原维修店面的东、西两侧,再租2间8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使营业房面积扩大到120多平米。就这样,凭着黄生10多年来在镇区居民和周边乡村农民中积累的善良、诚信人气,凭着黄生夫妇俩“不赚昧心钱”的服务宗旨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质量,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惠萍镇区最大规模的家电经销店之一。经营的品种小到电水壶、拖线板,大到冰箱、空调,几乎是应有尽有,只有用户需要,不管利润大小,都在经营之列。经营的品牌,涵盖“海尔”、“ 长虹 ”、“格力”等全国数十家制造商,供不同喜好、不同层次的用户选择。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经营收入也逐年提增。2013年销售总额超过200万元,获净利润10多万元。
回馈社会献真情
黄生从踏上社会的第一天起,就许下心愿:政府、社会给了我们残疾人太多的关爱,我只要有出头之日,也一定以微薄之力奉献社会,报答政府。
从事家电维修的20多年中,黄生自始至终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凡残疾人、80岁以上的老人来店里维修任何电器,只收材料费,不收工本费,受惠的对象超过100人,家住东兴镇村15组的85岁老人杨锦芳丈夫去世,儿女都不在身边,家中的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是老人唯一的陪伴,一有故障,就托人带信叫黄生上门修理,黄生总是有求必应,而且每次都不收分文,2005-2009年5年中,黄生一共为其修理了6次,其中有一次老人非要塞给黄生100元钱,说是补贴黄生材料费用,总不能让你亏本。黄生坚辞不收,对老人说:“你电视机上坏掉的都是小零件,不值钱的。再说我也不是为钱,而是看到你不方便才来的”。老人2010年去世前对众人说:“黄生比我儿子还好,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好人”。
自从黄生从事家电经销后,实在没有时间再顾及家电维修了。但是他向顾客承诺,凡是在我店里购买的任何家电,过了保修期,我也保证给予维修到位,这也算是我对用户、对社会的一点点回报。对于空调和体积澎大的彩电,用户不便拖运,只要一个电话,黄生总是热情地上门维修,直至用户满意为止。
对于抗灾捐款、慈善捐款、扶贫助学,修筑农路等公益事业,黄生总是热情参与,带头响应,走在一般人的前列。二十多年来,黄生在这方面的捐款已超过一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