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祥——兢兢业业工作 默默无闻奉献
启东市北新镇新桥村23组村民朱建祥,他生于1949年12月,1967年入伍,在部队积极上进,担任某连指导员一职,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伍后一直在启西区人民法院从事法律工作,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始终按原则办事,也可以说铁面无私。那一年他二叔家的儿子无证驾驶出了车祸,撞了一位老人,导致老人右腿粉碎性骨折。老人的家属将对方告上了法庭,正是朱建祥所在的法院,二叔家儿子就想到朱建祥,可以找他帮帮忙。可朱建祥未给他这个机会,反而给二叔儿子做起了工作,最终他秉公办理了这起民事诉讼。久而久之周围的亲戚朋友知道他的性格和办事原则,也不愿去找他开后门了。他在这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几十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退休后,子女们都想他辛苦操劳一辈子,总算可以享清福了。可他倒好,放弃了退休后的悠闲生活,利用他丰富的法律知识,继续为街坊邻居排忧解难,义务担任民间调解员。附近的乡里乡亲碰到法律问题,都特喜欢找朱法官,因为他法律知识渊博,总是能用简单易懂的家乡话把法律的道理讲给大伙,大家也特别信服他。村里的两家人家,因为新盖房子宅基地的一点事情,闹的不可开交,不仅恶言相向,而且差点动手大家,朱法官得知此事,来来回回多次上两家人的门,耐心开导,阐明打架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讲解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居中协调,把道理讲清讲透,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事后两家人购买了水果等一些礼物上门感谢,朱法官婉言谢绝礼物,表示你们两家人以后和和睦睦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和感谢了。此类事情实在太多,数也数不过来,比如某家人夫妻矛盾闹离婚,亲戚们总是说快去找朱法官劝劝,他的话大家都爱听。比如某家人老公外面工地意外伤害,也是喜欢找朱法官咨询,问问意见,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好有朱法官,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朱法官是农民兄弟的贴心人。朱建祥经常说退休了还能帮到大伙,以前学的法律知识还能派上用处,大伙满意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村里了解了他的事迹后就推荐他做村里的网格员,自从2012年当上了这个网格员他更忙了。他所在网格区域内的村民有什么大事小事都会找到他,可他也总会不厌其烦地为老百姓解决他能解决的事。他也会协助村干部做好一些阶段性工作,夏季涝雨季节,发了大水,他总会先去排查哪里的坝埂堵了,然后第一时间拿着工具处理开挖,确保庄稼不被淹没。台风季节他也会第一个到村部报名加入防台抗台志愿者队伍,大风大雨时他穿上雨衣冒着危险在道路沿线巡逻,检查是否有树木被风刮断,排查险情,确保他人的安全。他就是这样把这一件件小事做好,心里无时无刻为百姓着想。
社会在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做饭都用上了电饭锅,每家每户都有煤气灶,以前用来当柴火的庄稼秸秆,老百姓怕麻烦都不愿整理后运回家了,而是在地里就地焚烧。可是殊不知这样严重的污染了环境,空气质量日益下降。每当这个时候也是村干部们最忙的时候,开村民代表会议,宣传为何严禁焚烧秸秆,如何保护环境、美化家园。村干部日间踏田对老百姓宣传、监督,夜间还要值班巡逻。朱建祥知道这个情况,他会主动和村干部一起完成这项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求任何回报。他所做的一切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对他的奉献精神更是赞不绝口。
朱建祥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钓鱼,野生的鱼又鲜营养又好,他经常把钓的鱼经常送给村里的一些老人,村里的老人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吃到朱建祥亲手钓的新鲜的鱼,老人们都夸他是村里的老好人。朱建祥说这些都是他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值一提。
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退休人员,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不过在这许许多多平凡但又真诚的行动中,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