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冲—— 不求回报坚持照顾精神残疾小舅子三十余载
马冲,男,1954年1月出生,东海镇戴祥村保洁员,他自1976年以来不求回报悉心照顾精神残疾的小舅子周见长达37年,用爱诠释了一份执着的坚守。周见自幼因被惊吓而身患精神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为了省下钱给周见治病、补充营养,往往马冲自己身体不适都不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看病。有次周见下午走失,马冲连续找了20多个小时,找到了周见后嚎啕大哭。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用男儿的硬骨和如山的深情撑起一个特殊的家,为妻子尽情爱,为小舅子尽亲情。
在东海镇戴祥村村西片成字三路至成字北路的农村道路上,每天总能看到一个瘦弱而又忙碌的身影,头戴黄色工作帽,身披保洁员外罩、待人和蔼可亲、做事认认真真,就这样一个致力改变村庄环境默默工作的勤劳人,他就是东海镇戴祥村的村庄环境保洁员马冲。他是共产党员,有五年当兵的军龄,退役反乡后,曾干过十年普通村干部。今天我们不是讲述他军营中如何接受风雨洗礼的往事,也不是叙述他当一名村庄保洁员的艰辛和辛酸,而是道一段鲜为人知的、朴素无华中渗透着无微不至而又难以割舍的悉心关怀残障人士——他的小舅子周见的感人故事。
戴祥村的精神残疾人周见今年62岁,自幼因被惊吓而身患精神残疾,无法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没有生产能力,无法成家立业,单身至今。父母健在时,周见可以依赖父母的照顾,周见母亲去世,父亲离开周见外出打工对他不管不顾,只有周见的姐姐一人辛苦地照顾他,邻居们因为他的精神病都不敢和他搭讪交流,更别提帮助他了,大家都停留在叹息、观望和无奈的层面上。然后马冲从1976年开始知道了周见家的情况,就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正能量,在生活上帮助他,在心理上开导他,周见发病时四处乱走,也是马冲和他姐姐一起去寻找他,马冲在对周见的照顾中和周见姐姐逐渐熟悉起来,后来结了婚,结婚后,马冲为了方便对小舅子的照顾,便把周见接到自己家里来住,每天给他洗衣做饭,还四处寻医问药,进行心理辅导,并让他睡在楼上最里面一间房间,以便能注意到他的外出走动。
这些日常的照料还好对付,不易的就是周见每次发病都会一个人出去乱走,这实在太让人伤脑筋了。有一次周见去上厕所,去了很久还没回来,马冲担心了,连忙去厕所查看,发现人走了,马冲和妻子赶紧出去找人,可是直到天黑还是没找到人,马冲也没心思睡觉,让妻子回去休息,自己继续寻找,找到三点多他实在吃不消了回家睡了两个小时起来继续找,直到第二天中午,终于在一个监控录像里发现里发现了周见的踪迹,马冲赶紧循着踪迹去找,下午三点左右终于在一个竹园里找到了坐在那里睡觉的周见,早已精疲力竭的马冲冲上去抱着周见嚎啕大哭,然后村民们帮着马冲把脚都走崴了的周见送回家。
又是一个寒冬腊月的夜晚,附近的村民早已日落而息,马冲夫妇俩也已熄灯休息,睡了一觉起身方便的他无意间看到周见房间的灯还亮着,这一异常现象引起了马冲的怀疑,他马上穿上衣裤前去查看,就看到周见躺在床上大声呻吟,马冲暗叫不好,心知是他胆部发炎,凑巧的是,本村的卫生员这两天有事去外地了,那只能带周见去医院了。马冲连忙喊醒他的妻子,两个人顶风冒冻摸黑前行,两人一个推一个扶把他送到离家八里外的东海医院挂急诊治疗,这只是马冲37年来无数次送周见就诊中的一次而已,邻居们提起对他满口夸奖,马冲也只是淡淡地不以为然。
这么多年过去了,马冲对周见的照顾却一如既往,随着年龄不断增大,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应对周见病发时的处理显得尤为吃力。2012年春节,天气寒冷,正当村民们都在欢度佳节的时候,周见又一个人出去乱走了,附近的人招呼他,他却更加恐慌,田野里、柴堆中四处乱窜,甚至见沟扑沟。接到周见乱跑消息的马冲顾不上春节团聚,和妻子立刻出去寻找,接近中午时分,田中的冰土开始融化了,又湿又滑,马冲夫妇俩换上高筒雨靴,一前一后边走边喊,过了五六个村民组的田块后才终于撵上了周见,这时候的周见也已体力透支了,索性蹲在田中,新衣服上全是泥土,拉他不动,推他不行,无奈之下,马冲背着他回家去,可否想象,在这么湿滑泥泞的田野中,背上比他自己都要魁梧得多的智残人,多么的不容易啊!要知道马冲自己的老胃病刚动了手术正在修养期呢,到家后,马冲全身湿透、头晕目眩,身上全是泥土,那感受真是苦不堪言呐!
马冲,这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党员,坚持37年照顾一位精神残疾人,我们为他喝彩,向他致敬。他是一名平凡的东海好人,是一名高尚的启东好人,走过冬夏,越过春秋,37年的坚持和付出,洒遍村庄,爱意悠悠,带给人们无限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