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 页 >> 好人事迹 >> 诚实守信

滕建德——发挥余热,板报一出9年多

推荐时间:2014 年 4 月

    滕建德,男,1936年出生,启东市交通运输局退休职工。一个拥有五十多年党龄、40年工龄的老党员,人老心不老,2006年开始义务为小区出黑板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出就是就9年多。每年,滕老都要出20多期黑板报,到年末的时候,就自己花钱把一年的黑板报手稿打印出来装订成册,目前已经积累了近十本。

     “唰唰唰”,粉笔和黑板的摩擦声格外动听。在启东市南苑二村48号楼的黑板报前,79岁的滕建德正专注地书写着,身旁除了老伴范玉芳,还有四五个围观的居民。
     这期黑板报的主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开展》,下期准备的是《学习焦裕禄精神》,都是我根据近期热点策划的。”滕老介绍说,国家出台的重要政策和精神,市里、社区里最近推进的活动,都是他关注的重点。
     2006年初,南苑二村居委会打算充分利用南苑二村48号楼的黑板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知这一消息,一直想为社区做点事的滕老第一时间来到居委会毛遂自荐。
     滕建德1957年代毕业于江苏松江师范,在学校、乡镇、机关工作多年,1996年退休在家后就义务当起了社区治安巡逻员、网吧督察员。“我是一个拥有五十多年党龄、40年工龄的老党员,人老心不老,退休了思想不能退步,要充分发挥余热嘛。”滕老德笑着说。
     为了出好黑板报,平常只要一得空,滕老就仔细阅读各种报刊,看到精彩的文字和图片就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然后经过精心挑选、整合。“出黑板报看似是‘小事体’,但少不了平日的用心积累。”滕老把自己比作小蜜蜂,家里订的各类报纸杂志看不够,还经常跑去社区居委会“采蜜”。“《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日报》之类的我经常翻阅,也算与时俱进。”滕建德颇为自信地说。
     对于滕老的黑板报事业,老伴范玉芳十分支持。每次黑板报的内容,滕老都要先写在方格纸上,范玉芳就成了他的忠实读者,时常提出忠恳的修改意见。出黑板报的时候,范玉芳陪伴左右,先都帮滕老划好线,然后把内容一字一句读给滕老听,由滕老写下来。“总是看到这老两口一起出黑板报,真是夫唱妇随。”抱着孙儿散步的邻居赵美兰语带羡慕。
     由于年岁已高,尽管每期黑板报的内容只有七八百字,但滕老写写停停总得花上两个多小时。高处够不到,就站到随身携带的小板凳上,胳膊酸疼了,就停下来歇一歇。“以往最怕下雨天,新出的黑板报一经雨打字迹模糊,天晴后还得重出。”滕老还告诉记者,幸亏有了居委会的支持,特地给黑板装上了雨篷。
     说起出黑板报的意义,滕老有话讲:“别看这黑板报是‘老式货’,宣传效果可不差,好多人都觉得挺稀奇。连经常在小区收废旧物品的外地人也会停下来,在黑板报前站上几分钟。”邻居李兆林的话印证了滕老的想法。“我们这儿是个老小区,中老年人居多。年纪大的人看报纸嫌字小,看电视又记不住,更别说上网。滕老这个板报都是经过提炼的内容,来看的人可不少呢。”
     社区里的简易“聊天厅”离黑板报十来米远,经常聚着不少居民,黑板报上的内容就成了他们的共同话题。有居民提出,新闻里成天报道领导干部因为贪污落马,有的甚至高居省部级,这样下去还得了。滕老就现场给大伙儿做思想工作:绝大多数的党员干部是为民办实事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因为党认识到了存在的“四风”问题。他还拿自己几十年两袖清风干工作为例,说的居民都很信服。
     近十年来,滕老每年都要出20多期黑板报,到年末的时候,就自己花钱把一年的黑板报手稿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如今,滕老的家中已经有数十本这样的册子,每本至少有200页。“留给儿孙辈看看,了解了解我退休以后做的工作。”滕老这样说。
     问起出黑板报还会坚持多久,滕老的回答很坚定:“等到我提不起粉笔的时候。”

我要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