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与黄昏时分,在汇龙镇亚光村通往市区的路上,人们都会看到这样一个熟悉的场景:一对恩爱夫妻,开着残疾人三轮车,一起外出、做生意……5年的风风雨雨,近2000个日日夜夜,无论苦与累、烦与愁、喜与悲,苏晓琳夫妇一路不离不弃、相伴前行。近日,记者走进“江苏最美家庭”苏晓琳家,探寻他们的幸福密码。
你是我心中最美
7月20日上午,紫薇二村“阳光电脑”小店内,杨海军正在设计网页。一旁,妻子苏晓琳正在回复网友留言。两人时不时地开上几句玩笑,20平方米的小店内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苏晓琳和杨海军都是残疾人。一次,在“生命之歌”网站聊天室里,晓琳遇到了河北的杨海军,双方互相加了QQ成为好友。这一聊就停不下来了,连续聊了3个晚上。
“我第一眼看到晓琳,就觉得她是我心中最完美的人。”杨海军说,看到晓琳的照片时,他心头一颤,一种莫名的责任油然而生:以后的路,我要陪她一起走。
在聊了10多个晚上后,杨海军向晓琳表白了。之后,他的心一直被远在启东的女孩所牵动。每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她会接受我吗?”“她生活得好吗?”这些疑问一直困扰着杨海军,他恨不得立刻出现在晓琳身边。没过几天,杨海军只身从河北坐火车到启东,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人从心底里接受了对方。
陪儿子一起长大
成家后,苏晓琳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在常人看来,苏晓琳的状况是不可能生育的。医生断言,像她这样的身体绝对不能要孩子,要孩子就等于要命。
苏晓琳相信奇迹无处不在。她瞒着丈夫,偷偷地取掉了节育环。于是有了孩子。肚里的孩子随时可能要她的命,但她硬是咬着牙关坚持到了临产。苏晓琳醒过来后,她发现天空是那么的蓝,看着儿子肉嘟嘟的脸,她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并不完整的家带来了无尽欢乐。每天上班回家,苏晓琳、杨海军总要跟儿子嬉闹一会儿。“儿子老是‘欺负’爸爸,但是最疼我。”苏晓琳笑着说,回家早的话,儿子总是开着电动小摩托到门口来接她,带着她在院子里转上几圈。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最美家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苏晓琳、杨海军的眼中,两个人相亲相爱,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就是“最美家庭”。
“坐在儿子的摩托车上,看着他一天天长高了,就是最大的幸福。”苏晓琳说。
让更多残疾人复制幸福
从前年开始,苏晓琳就在写自传,目前已完成10万字左右,预计还有1个月就可以完成初稿。今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将这本自传写完并出版。“我想用这本自传告诉更多的残疾朋友,残疾从来都不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只要心中有阳光,生活就是快乐幸福的。”苏晓琳说。
闲暇时,苏晓琳夫妇在残疾人公益网站——“生命之歌”从事公益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对自卑的残疾人和健全人进行思想开导。在他们的帮助下,不少残疾人开起了网店,走上了创业道路。
家住汇龙镇的小周是杨海军的“小徒弟”,患有轻微脑瘫。刚到“阳光电脑”学习时,小周几乎连话都不会讲。苏晓琳就经常跟他谈心,鼓励他跟别人接触。不到半年,小周就能帮师傅接生意了,现在小周已在一广告公司就业。
“有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才有了我们的幸福小家。”苏晓琳说,她和杨海军的最大心愿就是,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复制他们的幸福,让更多的残疾人拥有最美家庭。